今天在讀宮野美幸的一本書「無名毒」中的一段話,讓我印象深刻,

大意是說「學校(日本)只教學生如何寫讀後感,但忘了教應先交待事情的始末」,

我已經忘了台灣是如何教學的,記憶中,老師總是會告訴你要閱讀哪本書,

然後寫出讀後感,但通常這本書是老師已經讀過的,

如果老師沒讀過,那他會不會看不懂學生寫的讀後感呢?

我曾經看過現在小學生怎麼寫讀後感的,

老師會把一些問題條列式,然後,你只要照著上面的題目回答即可,

每次我看到這樣的讀後感時,我就會覺得,是不是太抹煞小朋友的創意呢?

也許他對於這本書有其他不同的想法?而不只是回答上面的問題而已呢?

 

好像有點離題了啦!

其實,是剛好最近正好想寫寫,我如何寫出讀後感的文章,

我個人覺得,寫讀後感比寫作文難多了,

我知道很多人寫感想模式是,先把整個故事大綱寫一遍,

然後再把自己的感想寫出來,如果是這樣的寫法,

我也可以很容易的寫出讀後感來,

但偏偏我就是個很愛找難題的人,

我喜歡寫的模式是,把全部的內容洗牌一次,

依照我自己的喜好來介紹這個故事,

然後中間再穿插些自己的感想,最後再寫一段最後的感言,

所以,有可能寫在第一章的內容,會被我放在中間介紹,

寫在最後面的,我會放在最前面之類的,

是希望看過的人除了懂這本書在說什麼外,

也可以因為我的感想,讓他能更進一步瞭解這本書的內涵何在,

所以,寫個讀後感總會把自己累個半死,

一篇文章我可以在30分鐘內寫完,甚至更短,

但讀後感寫一篇,我鐵定要花至少一個小時以上的時間。

 

我希望真的是對這本書融會貫通後,才寫出最貼近自己想法的感想,

所以,即便我看了許多的閒書(每星期至少2本以上),

但往往寫出來的讀後感卻沒有幾篇,

當然,很多書真的是讀完了,也可以忘記了,

好看的書真的沒有很多,尤其是我偏愛推理系列的書籍已經十幾年的,

就因為看太多,你就會有比較,有比較後,

很多的書真的就像泡沫劇般,打發時間而已,

真的沒有什麼感想也沒有什麼可以書寫表揚之處。

 

記得在懷小量時,有段時間自己是比較空的,

我很認真的幫看過的每一本書寫感想,

不過,才寫了十幾二十本後就停筆了,

因為有天,我把寫過的讀後感打開來看,

覺得自己寫的很沒有內容,就是把大綱寫一遍,再加幾行感想,

基本上只是讓自己可以知道讀過哪些書罷了,

一時覺得很沒意義,再加上懷孕末期後,

總覺得自己的腦袋越來越鈍,然後生了小孩後,

更沒有太多的時間去細細品嘗書,寫出自己的想法,

有空要寫寫生活記錄,寫寫育兒心得等等,

讀後感就越讓我拋之腦後了。

 

不過,如果真的讀到讓我很有感覺的書,

我還是會盡量抽時間寫個讀後感,

還是想跟大家分享,個人覺得不錯看的書啦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ed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