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010445221.jpg

(圖片引用自博客來)

告白是日本2009年本屋大賞第1名,所謂的本屋大賞,

就是由日本各書店的店員投票本年度最值得推薦的書,也可以說是店員覺得最好看的書,

(我記得去租DVD時,常會問店員,這部好看嗎?大部份的店員都會說,這部如何,那部好一些之類的討論,

台灣怎麼沒有這種獎項呢?相信由每天接觸書的第一手人員票選出來的,一定精采可期)

以前,這個獎的第一名通常是比較溫馨類的小說,剛開始看到"告白"這書名,

也以為應該是屬愛情浪漫的,沒想到這是一本很另類的推理小說~

 

是因為某位網友對於這本書相當有好評,剛好我去的書店也有得借,

翻開第一頁後,雖然不致於會想一口氣看完,但是,的確是一本很不一樣的推理小說,

應該也不能純歸類於推理,在某一部份,其實算是在討論青少年的心態與校園暴力等等,

要不是一開始的殺人案件,你會以為就是在讀一本青少年怎麼想?父母怎麼教?

老師怎麼做?道德觀怎麼定?的書~

幾個章節由受害者親人(老師)、嫌疑犯學生、嫌犯的家人及女同學等等分別告白,

對同一件事的闡述,但由不同人不同觀點來說明,一步一步的撥開迷霧,找出最後的結論!

 

一開始就告訴你,誰是被害人,誰是兇手,被害人是老師的四歲女兒,兇手是老師班上的學生,

因為此案件警方已用意外結案,老師決定用他選擇的方式來嚴懲兇嫌,

(這裏有個很巧妙的心態,當老師的是該盡力保護學生,但是當老師自己也是受害人時,

是該繼續盡老師之責呢?還是要為受害者討公道呢?)

老師選在學期的最後一天,向全班人告白,把事件的經過告訴大家,雖然是用匿名方式,

但朝令相處的同學們,馬上可以猜出是哪兩個同學,

於是,從這天起,兩位學生在身心上便離不開老師有形與無形的心理與實際的懲罰,

當然,兇嫌不是刻意要害死人的,只是在生活中,在生命中,總有無法向人傾訴的苦衷,

很多的想法,一開始也許是善意的,但最後總是走上扭曲惡之路,該怪誰呢?是命運的捉弄嗎?

也因此無形中影響到周邊的所有人,最後,倆人都選擇了自己的方式去結束這場命定的悲劇,

老師也做了相當大的報復,在最後的關鍵時刻~

(推理小說,最怕看到感想裏面告訴你從那裏可以看到破案的線索,結局又是如何走向的,

因為一旦知道後,整本書讀來的樂趣就會少很多, 所以,這篇讀後感,我只寫了大綱,

有興趣的人,可以自行尋書看看囉)

 

告白裏,除了挑戰一般人認可的道德觀外,很多的部份,也是讓你可以仔細深思的,

父母到底該怎樣教養小孩,是放任呢?是過於關心?還是有其他更好的方式,

在學校與父母眼中,除了很重要的成績分數外,品性人格特質是不是也同等重要,

對於孩子,你瞭解的,是每天表現出來的行為呢?還是連那不為人知的一面,你都清楚呢?

即使早就知道誰是犯案者,誰是受害者,但看完每個人的自白後,

你還能很清楚的界限出來,哪個角色該由誰來扮演嗎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ed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