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目前為止,我一直在修正自己的教養觀念,
也因為常爬文(有網路資訊真好),可以讓我多知道些別人是怎樣教導,
或者該怎樣教才是對的,我也盡量讓自己朝向中間那條路走,
希望自己不要偏左或偏右的太過偏激,
也期望自己別矯枉過正,讓孩子有太多的負擔。
父母永遠會有拿自己孩子跟別人比較的念頭,
光是從小小開始,比身高、比體重、比什麼時候會叫爸媽、
比幾時會認字等等,到越來越大,可以比的項目就越來越多,
更不用說上學以後要比成績,
我曾經看過一個例子,小孩考完大考發成績回來,
媽媽先問小孩考幾分,然後再問小孩分數大概在班上排第幾,
接著再問班上總是考第一的那人考幾分,或是跟他比較要好的同學考幾分,
如果相差不多,他就會覺得小孩考得還不錯,
如果差太多,就認定小孩沒努力考好,
我聽到這一場問答時,其實有點傻眼,
如果這次考不好,為什麼那家長沒問到,是因為什麼原因呢?
考題太難?還是沒有複習到?還是剛好狀況不好?
下次想要怎樣改進?此次不會的題目,現在都弄懂了嗎?
為什麼要先問排第幾?或是別人考的怎樣呢?
不管別人考的好不好,應該都跟你的孩子沒有最直接的關連吧,
該先瞭解的應該是他的學習狀況吧。
我知道,比較永遠是台灣父母最愛的行為,
從小比到大,所以,小孩要學習的課程,永遠是滿滿滿,
就怕一個閃失就會輸給別人。
現在我讓小量看小朋友專屬的DVD,目的不是想讓他學習或學到什麼,
是因為他在看時,可以很開心的唱唱跳跳,
即便他不記得裏面有什麼或在教什麼,
重要的是他有屬於自己的happy time。
(不過巧虎的力量真不是蓋的,倒是很多習慣,不知不覺就學起來了)
平常要教他閱讀,是我的私心,
我希望他能養成讀書的習慣,這樣以後我們就可以一起看書,
(不過,要是在共讀時能學會什麼,也是額外收穫啦)
小量不會來吵我,我也可以有較多的時間閱讀(有沒有很自私的媽),
通常我不會刻意的去教會小量什麼,
總是他自己在無形中或者我們一直重覆回答或告知他所學會的,
我很希望自己可以保持這樣的態度到小量長大,
不過,我在想,就算我們不計較,旁邊的人應該會比我著急吧。
我希望不用管別人幾歲就已經不包尿布,
別人幾歲就會唸多少字,別人幾歲就可以對答如流,
別人幾歲就會什麼什麼......,
我總覺得,時間到了,很多事他自然就會了,
不用急在這一時這一刻給孩子太多的壓力,
只因為別人都已經會...了ㄚ~
留言列表